2014年度蘇州社會保險最受百姓歡迎十件實事評選結果揭曉
2月15日,由蘇州市社保中心舉辦的“2014年度蘇州社會保險最受百姓歡迎十件實事”評選結果揭曉。本次活動自開展以來,廣大市民踴躍參與、積極投票,截至1月24日,市社保中心共收到各渠道有效選票5004張,其中有我市市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48人、15位媒體資深記者、477位社保業內人士以及4464名熱心市民參與評選。同時,本次評選活動得到部社保中心的大力支持,蘇州市盛蕾副市長也熱情參與。
按得票數高低排列,“2014年度蘇州社會保險最受百姓歡迎十件實事”分別為:
1.醫療保障再上新臺階,園區參保群眾統一可持市民卡就醫。
今年,園區完成對參保人員統一發放蘇州市社會保障·市民卡。一年來,市區和園區人社部門積極做好信息系統對接,解決了長久以來,園區參保人員到市區就醫購藥醫保定點單位少、劃卡結算不便的問題。市民卡啟用后,園區參保人員可在蘇州市區(含園區、姑蘇區、高新區、吳中區、相城區)所有醫保定點醫療單位持卡就醫配藥,不再區分市區、園區結算窗口,定點醫療機構選擇更多,劃卡就醫更加便捷。
2.城鄉老人各類養老待遇全面上調,更加傾斜低收入困難群體。
4月,市區范圍2014年度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工作按期完成。今年養老金調整重點向社會低收入困難群體傾斜,同時兼顧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引入年限增發部分,市區統籌范圍內共有25.03萬名企業退休人員從中受益,月人均增發257.56元,調整后市區人均月養老金達到2407元。居民養老保險建立正常待遇調整機制,基礎養老金戶籍年限達20年和未滿20年的人員由每人每月300元和170元提高到340元和200元。7月,市區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第四年齡段保養金標準由原來每人每月680元提高到750元,城鄉各類老人都能得到養老保障,共享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成果。
3.居民社會保險參保人員首次收到“社保賬單”,社保權益記錄單發放實現“全民覆蓋”。
4月30日,2013年度蘇州市區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單開始郵寄發放。從本年度起,權益記錄單發放對象從職工社會保險參保人員拓展到所有城鄉社會保險參保人員,14萬名居民養老保險、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首次收到本人的“社保賬單”(C版),市區發放總數達到120萬份。通過權益記錄單,各類參保人員可清楚了解本人全年各險種參保繳費情況,以及養老、醫療保險待遇享受情況。隨著蘇州市區ABC三版權益記錄單出爐,社保個人權益記錄單發放實現“全民覆蓋”。
4.全力以赴破解異地就醫難題,異地就醫費用報銷又添新渠道。
今年,蘇州市區異地就醫報銷又添新渠道,符合異地就醫條件的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在辦理異地就醫登記手續后,初步實現在江蘇省轄市或蘇州大市內符合異地劃卡條件的就醫地定點醫院劃卡結算,實時享受參保地的醫保待遇。為了使異地就醫參保人員高效、便捷地享受社會醫療保險待遇,蘇州市社保中心不斷創新服務舉措,提高服務效率,為蘇州市區參保人員異地就醫費用結算提供多種途徑:一是辦妥長期居外醫療手續的參保人員可至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報銷結算,通過網上支付,報銷費用自動轉入參保人員指定銀行賬戶內;二是辦妥省、市異地就醫手續的人員可在就醫地的異地定點醫院實時劃卡結算;三是蘇州大市異地就醫人員可至就醫地社保經辦機構報銷結算。廣大參保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放心便捷的異地費用結算方式。
5.蘇州全面啟動全民參保登記,加快建設全民登記信息管理系統。
全民參保登記,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4年重點改革內容之一。蘇州市出臺了《關于開展蘇州市全民參保登記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統一部署、整體推進、分片實施”的總體要求,以社會保險統籌區為單位,于2014年9月至2015年底,對全市范圍內本市戶籍人口以及持有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常住人口,開展“全民參保登記”工作。10月市區率先啟動,按照信息比對、入戶調查和動態管理三個步驟,通過制定操作流程,充分利用全市集中的社會保障數據資源開展跨地區、跨險種、跨部門的數據比對,自主研發“全民登記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一體化平臺、社區平臺和移動平臺,對未參保個人進行入戶調查、采集信息,摸清未參保人員底數,多措并舉將城鄉各類人員納入社保體系,公平享有社保待遇和服務。目前,市區戶籍人口未參保人員走訪登記率達95%,通過全民參保登記,實現對未參保人員精確定位、科學分析、分類指導、因人施策,從源頭上全面提升了擴面征繳的工作水平和實際效果。
6.醫療行為“陽光”,醫療處方“實時”審核。
1月,“蘇州市醫療保險智能審核系統”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由實時智能審核、結果告知反饋、決策分析三個子系統組成,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使用規則檢查每項醫療行為的合理性。實現所有處方智能實時審核、醫保雙方平等溝通、系統數據應用挖掘分析等功能,將監管從定點單位延伸到對醫師醫療服務行為,進一步規范診療行為,實現醫保雙方公平公正、共同治理的監管新格局,更有效維護百姓權益,促進醫保基金可持續發展。按照“分步實施、加強自律、合理規范”原則,目前監管系統已覆蓋市區868家醫保定點單位,審核規則已執行16 項,2014年12月與1月比較,二級以上醫院疑似違規總單據條數下降81%,涉及金額下降75%。
7.社保待遇發放“蘇銀通”,養老金跨行領取不“縮水”。
今年,作為蘇州市“蘇銀通”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市社保部門與人民銀行蘇州市中心支行合作,依托蘇州市同城清算系統,推出社會保險定期養老待遇持卡跨行柜面領取免收手續費服務。大市范圍內養老待遇實行社會化發放的退休人員或老年居民,無需辦理賬戶變更手續,即可持本人養老待遇發放借記卡在全市任一商業銀行網點柜面,就近領取養老待遇,且免收手續費。
8.城鄉養老保險銜接辦法出臺,職工與居民養老保險可轉移銜接。
2月26日,人社部、財政部聯合印發《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暫行辦法》以“公平性、流動性、保障性、唯一性”為基本原則,明確參保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之間實現雙向銜接,讓參保人員,無論參保身份怎么變,也無論其跨地區流動還是跨制度轉移,都為其做好養老保險關系銜接,保障其權益。
9.“電子社保”建設不斷優化,蘇州社保經辦打造“標準品牌”。
今年,蘇州“電子社保”建設不斷深化。網上社保申報、網上異地轉移、網上異地就醫、網上資格認證、網上屬地管理、網上待遇支付、網上社保銀行、網上公共查詢、網上經辦預約、網上證明打印“十網”經辦不斷完善,網上申報界面進一步優化,可出具單位參保證明,網上異地就醫實現大市實時劃卡結算,網上轉移實現與部平臺聯網,網上支付范圍不斷擴展。截至12月,市區網上申報注冊單位已達10924戶(含兩區),參保人數88.2萬人;網上異地就醫為36374人次異地報銷,結付費用6371.7萬元,其中醫保基金支付5027.42萬元;通過大市平臺辦理網上轉出67054人次,辦理轉入84851人次;網上支付36741筆,金額26310.7萬元,社銀平臺實現征繳1828570筆,金額233752.76萬元,支出 6556758筆,金額1747237.84萬元;全市2.43萬人納入異地管理。十網經辦向全市全面推廣,各市、區的社保經辦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在全市構建起“方便快捷、規范高效、安全準確”的社保E化經辦體系。同時,作為蘇州市城市綜合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市社保中心制定經辦大廳、基層網點、自助公共、委托合作、異地協同等五項服務標準,并在全市經辦機構中進行宣傳,實現服務標準100%覆蓋,為參保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社保服務。
10.城鄉老年居民百分百納入社會化管理,均等共享社會化管理服務。
將城鄉老人百分百納入社會化管理是2014年政府實事項目之一。全市社保部門統一部署、全力以赴,將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老年居民和享受征地保養金待遇的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化管理。目前全市81.8萬城鄉老年居民已納入社會化管理。老年居民納入社會化管理后,按照“統一政策規定,統一服務項目,統一經費標準、統一規范管理,統一操作流程”的“五個統一”標準,實行社區屬地化管理服務。截至12月,全市已走訪慰問老年居民25.1萬人次,發放慰問金2144.22萬元。
根據各類參評群體的支持率,單項獎也同步新鮮出爐,分別為:
“社保榮耀獎”:蘇州全面啟動全民參保登記,加快建設全民登記信息管理系統。
“媒體聚焦獎”:城鄉老年居民百分百納入社會化管理,均等共享社會化管理服務
“百姓關注獎”:醫療保障再上新臺階,園區參保群眾統一可持市民卡就醫。
為充分檢驗我市社會保險工作實況,傾聽百姓呼聲,此次評選特意設置“建議與意見”欄,評選中共有762名參評者提出了自己的寶貴建議。我們珍視這些建議,并組織人員進行整理匯總、加以落實。2015年,蘇州社保中心將繼續秉持“群眾滿意”理念,重舉措、推實事,讓社會保險政策普惠全民,讓經辦服務更加陽光便捷,也讓更多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